1.
引弧前準備 | 開啟氬氣閥門,調節流量(通常 5-15L/min),確認噴嘴出氣均勻;清潔工件表面油污、氧化皮 | 建立有效保護氛圍,避免雜質影響熔合 |
2.
引弧 | 通過高頻振蕩器或接觸短路方式引燃電弧,保持鎢極與工件距離 2-5mm | 啟動焊接熱源,形成穩定電弧 |
3.
填充與熔合 | 若為熔化極焊接,送絲機構將焊絲連續送入熔池;若為非熔化極,手動添加焊絲至熔池,同時移動焊槍使熔池均勻擴展 | 使熔化金屬充分融合,形成連續焊縫 |
4.
收弧 | 逐漸減小電流,延長氬氣保護時間(滯后關氣),待熔池凝固后關閉電弧 | 防止焊縫收尾處氧化,避免產生裂紋 |
焊接方法 | 保護介質 | 優勢 | 局限性 | 適用材料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氬氣保護焊 | 氬氣(惰性) | 焊縫無飛濺、成形美觀;無焊渣,省去清渣步驟;可焊接薄至 0.5mm 的工件 | 成本較高(氬氣價格貴);風速超過 2m/s 需防風措施 | 不銹鋼、鋁、銅、鈦等有色金屬及高合金鋼 |
焊條電弧焊 | 藥皮產生的氣體和熔渣 | 設備簡單、成本低;野外作業適應性強 | 焊縫有焊渣,需清渣;飛濺大,成形較差 | 低碳鋼、低合金鋼、部分不銹鋼 |
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 | CO?(氧化性) | 焊接效率高,焊絲連續送進;成本低于氬氣焊 | 焊縫易產生氣孔,需嚴格控制氣體純度;飛濺較大 | 低碳鋼、低合金鋼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