爆炸品:如三硝基甲苯(TNT)、硝酸銨等,這類化學品在外界作用下(如受熱、受壓、撞擊等),能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,瞬時產生大量的氣體和熱量,使周圍壓力急驟上升,發生爆炸。
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:包括氫氣、氧氣、甲烷、氯氣等。它們在受壓或受熱時,容易發生物理性爆炸,若泄漏還可能導致中毒、燃燒等危險。
易燃液體:如汽油、乙醇、苯等,其閃點較低,易揮發,遇明火、高熱等火源極易燃燒甚至爆炸。
易燃固體、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:易燃固體如紅磷、硫磺等;自燃物品如白磷等,在空氣中易自行燃燒;遇濕易燃物品如金屬鈉、碳化鈣等,遇水或受潮時會發生劇烈反應,放出易燃氣體和熱量,引發燃燒或爆炸。
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:氧化劑如高錳酸鉀、氯酸鉀等,具有強氧化性,能與可燃物發生氧化反應并引起燃燒或爆炸;有機過氧化物如過氧化苯甲酰等,性質不穩定,易分解并放出熱量和氧氣,有燃燒爆炸危險。
毒害品:如氰化物、砷化物、汞化合物等,少量進入人體或接觸皮膚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。
放射性物品:如鈾、鐳等,能自發地放出 α、β、γ 等射線,對人體造成放射性損傷,危害極大。
腐蝕品:如硫酸、鹽酸、氫氧化鈉等,具有強烈的腐蝕性,能灼傷人體組織,對金屬、有機物等也有腐蝕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