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冰(固態二氧化碳)的發明者是法國發明家阿德里安-讓-皮埃爾·蒂洛里耶(Adrien-Jean-Pierre Thilorier)。以下是關于干冰發明背景及相關歷史爭議的詳細說明:
阿德里安-讓-皮埃爾·蒂洛里耶(1790–1844)是干冰的真正發明者。他在1835年通過將液態二氧化碳噴入玻璃容器中,首次制得了固態二氧化碳(即干冰)。起初,他誤以為生成的固體是水蒸氣凝結的雪,但后來經法國化學家路易斯·泰納爾(Louis Thénard)指出,這實際是凝固的二氧化碳
歷史誤認問題:由于蒂洛里耶在專利和技術文獻中僅署名“Thilorier”,且路易斯·泰納爾的傳記錯誤地將發明歸功于其學生查爾斯·圣安熱·蒂洛里耶(Charles-Saint-Ange Thilorier),導致后續學者長期混淆了兩者身份。這一錯誤在20世紀50年代被哈佛大學的研究者杜安·H·D·羅勒沿用,進一步傳播了錯誤信息
蒂洛里耶不僅是干冰的發現者,還發明了氣體壓縮機和液態二氧化碳生產裝置,這些技術為干冰的制備奠定了基礎。他的專利文件(如1826年的“靜水燈”專利)明確署名為“Adrien-Jean-Pierre Thilorier”,并標明其身份為巴黎郵局雇員
此外,蒂洛里耶的研究啟發了巴爾扎克小說中的角色原型,進一步佐證了他在科學史上的實際影響
干冰的工業化生產始于20世紀。1925年,美國干冰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大規模生產干冰,并將其命名為“Dry Ice”
在人工降雨領域,美國科學家歐文·朗繆爾(Irving Langmuir)于1946年利用干冰成功實現了首次人工降雨實驗,推動了干冰在氣象學中的應用68。
部分資料提到德國科學家奇洛列(可能為音譯差異)于1834年制出固態二氧化碳,但這一說法缺乏明確的人物對應,可能是對蒂洛里耶成就的誤傳
法拉第等人于1823年液化了二氧化碳,為后續固態二氧化碳的制備提供了基礎,但并非直接發明干冰